一例雷沙吉兰诱发5-羟色胺综合征的临床分析及处理策略
病例概述
患者为72岁男性,帕金森病史13年,长期服用雷沙吉兰1mg/日,因抑郁症新增帕罗西汀20mg/日治疗。用药后第3天出现精神错乱、发热(38.4℃)、大量出汗、过度换气及四肢震颤,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WBC 11×10⁹/L)、肌酸激酶(CK)显著升高(1000IU/L),诊断为5-羟色胺综合征。
发病机制分析
雷沙吉兰作为选择性单胺氧化酶B(MAO-B)抑制剂,可抑制多巴胺降解,但与帕罗西汀联用时,帕罗西汀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作用与雷沙吉兰的潜在MAO-A抑制效应叠加,导致突触间隙5-羟色胺浓度急剧升高,过度激活5-HT₁A、5-HT₂A等受体,引发三联征(精神状态改变、自主神经过度活跃、神经肌肉异常)。该患者符合Hunter诊断标准,表现为精神异常、发热、肌强直及震颤。
治疗经过与策略
立即停药:停用雷沙吉兰与帕罗西汀,阻断5-羟色胺浓度进一步升高。
支持治疗:静脉补液、物理降温,监测生命体征。
药物干预:给予苯二氮卓类药物(地西泮)控制躁动与肌阵挛,口服赛庚啶(12mg起始,每小时2mg)拮抗5-HT₂A受体,缓解症状。
动态监测:每4小时复查WBC、CK及电解质,评估肌溶解风险。
治疗24小时后,患者体温降至正常,肌强直缓解;48小时后精神症状显著改善,CK降至300IU/L,72小时后出院。
预防策略与长期管理
药物洗脱期:雷沙吉兰与SSRIs联用时,需确保至少2周洗脱期(如氟西汀需5-6周)。
患者教育:强调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尤其警惕含5-羟色胺成分的草药补充剂。
替代方案:对抑郁症合并帕金森病患者,优先选择非5-羟色胺能药物(如米氮平、安非他酮)。
本例提示雷沙吉兰与SSRIs联用时5-羟色胺综合征的高风险,需严格遵循药物洗脱期并加强患者教育。早期识别与多学科协作(神经科、精神科)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据悉,雷沙吉兰的仿制药已在印度正式上市。对于需要购买此药的患者来说,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若考虑购买此药,患者可以选择前往国外就医,并在当地合法购买该药品。仿制药为那些寻求更经济、有效治疗方案的患者带来了希望。“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