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PIK3CA突变乳腺癌患者使用卡帕塞替尼后肿瘤缩小的病例
患者为52岁女性,2021年确诊为HR+/HER2-右侧浸润性导管癌(cT2N1M0),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提示ER(90%强阳性)、PR(70%阳性)、HER2(-)、Ki-67(25%)。术后接受AC-T化疗方案(多柔比星+环磷酰胺→紫杉醇)及放疗,并口服他莫昔芬辅助内分泌治疗。2023年2月复查发现肝转移(最大病灶直径3.2 cm),基因检测显示PIK3CA E545K突变,遂改用氟维司群联合哌柏西利治疗。2023年8月进展(肝转移灶最大直径增至4.8 cm),遂入组卡帕塞替尼临床试验。
治疗经过
基线评估:2023年9月PET-CT显示肝右叶多发转移灶(SUVmax 8.5),ECOG评分1分,无糖尿病史。
治疗方案:卡帕塞替尼400 mg口服(用药4天/停3天)+氟维司群500 mg肌肉注射(第1、15天,随后每月1次)。
疗效监测:
第1周期(4周):出现1级腹泻(每日3次),口服洛哌丁胺后缓解;肝功能(ALT/AST)轻度升高(2倍ULN),未调整剂量。
第3周期(12周):复查MRI显示肝转移灶最大直径缩小至2.8 cm(缩小41.7%),SUVmax降至4.2,ECOG评分维持1分。
第6周期(24周):肝转移灶进一步缩小至1.9 cm(缩小60.4%),部分病灶消失,PR(部分缓解)确认。
第9周期(36周):疗效持续,无新发转移灶,患者自述乏力减轻,生活质量评分(EORTC QLQ-C30)较基线提高15分。
不良反应管理
高血糖:第2周期时出现空腹血糖7.8 mmol/L,启动二甲双胍(500 mg bid)后血糖控制正常。
皮疹:第4周期出现2级皮疹(面部、躯干),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后缓解,未中断治疗。
该病例显示,卡帕塞替尼联合氟维司群对PIK3CA突变HR+/HER2-乳腺癌肝转移具有显著疗效,6个月内肿瘤缩小超60%,且不良反应可控。间歇给药方案有效降低了毒性,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卡帕塞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