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线治疗对携带外显子19缺失的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亚洲患者的生存获益研究时间:2024-06-06 随机对照试验(RCT)已广泛探索了针对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多种主流治疗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对于外显子19缺失(19del)的亚洲患者总体生存率(OS)的具体影响,仍有待进一步明确。 本研究涵盖了18项试验,共计2715名患者参与,涉及12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包括: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如奥西替尼、达克替尼、阿法替尼、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和埃克替尼;培美曲塞化疗、非培美曲塞化疗以及联合治疗方案,例如吉非替尼联合阿帕替尼、厄洛替尼联合雷莫芦单抗、厄洛替尼联合贝伐单抗,以及吉非替尼联合培美曲塞化疗。但针对携带19del的亚洲患者,这些治疗方法在OS方面并未展现出显著优势。 研究结果显示,在无进展生存获益方面,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雷莫芦单抗联合厄洛替尼,以及奥希替尼表现最佳(P值分别为94%、84%和80%)。 然而,联合治疗方案往往伴随着毒性的增加。特别是吉非替尼联合阿帕替尼与厄洛替尼联合贝伐单抗的治疗组合,其导致≥3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最高。 相比之下,埃克替尼和奥希替尼引发的≥3级不良事件相对较少。不同的治疗方案与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相关联。 综上所述,在亚洲的19del患者中,与标准的化疗方案相比,无论是EGFR-TKI单独治疗还是联合治疗方案,都未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率。 达克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