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特药资讯 >>丙肝 >>丙肝药物 >> Glecaprevir 和 Pibrentasvir 对经NS5A抑制剂加索磷布韦治疗失败的基因1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
详细内容

Glecaprevir 和 Pibrentasvir 对经NS5A抑制剂加索磷布韦治疗失败的基因1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

时间:2024-06-20     作者:医学编辑陈筱曦   阅读

  对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且经索磷布韦联合NS5A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患者而言,后续治疗策略相对有限。近期,有关glecaprevir/pibrentasvir (G/P) 组合疗法对此类患者的疗效数据逐渐浮现。为了深入探究,我们针对基因1型HCV感染,并且索磷布韦和NS5A抑制剂治疗无效的患者,开展了为期12周和16周的G/P(可联合或不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随机试验。

360截图20231229114640865.jpg

  我们进行了一项3b期开放标签研究,研究对象为之前已经接受过索磷布韦加NS5A抑制剂治疗的慢性HCV基因型1感染的患者。无肝硬化的患者被随机分入两组:A组接受G/P治疗12周(n=78),B组治疗16周(n=49)。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也被随机分组:C组接受G/P联合利巴韦林治疗12周(n=21),D组仅接受G/P治疗16周(n=29)。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治疗后12周是否出现持续的病毒学应答。为了解与耐药性相关的变异,我们对基线和治疗失败时收集的样本进行了测序,特别关注NS3和NS5A区域。

  在参与试验的177例患者中,81%为男性,79%感染了HCV基因1a型,44%为黑人。A、B、C、D四组在治疗后12周出现持续病毒学应答的患者比例分别为90%、94%、86%和97%。在13例(7.3%)治疗失败的HCV基因型1a感染患者中,A组占6例(7.9%),B组3例(6.1%),C组3例(6.1%),D组1例(3.4%)。大多数患者在NS5A区域存在基线耐药相关变异。在9名和10名治疗失败的患者中,分别观察到了与治疗相关的NS3和NS5A耐药相关变异。总体而言,G/P的耐受性良好。虽然利巴韦林增加了不良事件,但并未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这项针对既往索非布韦加NS5A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慢性HCV基因型1感染患者的随机研究,我们发现G/P治疗16周能够在超过90%的患者中(包括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实现治疗后12周的持续病毒学应答。

结尾图片.jpg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