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特药资讯 >>肾癌 >>免疫治疗 >> 转移性肾细胞癌基于一线免疫疗法的新组合
详细内容

转移性肾细胞癌基于一线免疫疗法的新组合

时间:2024-07-12     作者:医学编辑陈筱曦   阅读

  几种基于一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CI) 的组合已在转移性肾细胞癌 (mRCC) 中进行了研究,但治疗方案之间没有任何直接比较。

  研究纳入 6 项试验,涉及 5478 名患者,比较了 7 种治疗方法。网络荟萃分析显示,仑伐替尼加帕博利珠单抗在 OS(累积排名下的表面 (SUCRA) 80.7%)和 PFS(SUCRA 99.6%)方面最有可能成为最佳治疗,而在肉瘤样患者中,纳武利尤单抗加卡博替尼在生存结果方面排名最高(分别为 SUCRA 85.8% 和 SUCRA 77.3%)。

360截图20240124100805563.jpg

  在对比仑伐替尼加帕博利珠单抗与纳武利尤单抗加卡博替尼在肾细胞癌中的治疗效果时,我们可以从多个临床试验的数据来进行分析。以下是对这两种联合治疗方案效果的详细对比:

  1. 仑伐替尼加帕博利珠单抗(CLEAR研究)

  研究背景与目的

  CLEAR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在晚期肾细胞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患者入组与分组

  · 共纳入1069例未接受任何针对肾细胞癌全身性抗癌治疗的透明细胞型晚期肾细胞癌患者。

  · 患者被等比分予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联合依维莫司,或舒尼替尼单药治疗。

  主要疗效数据

  · 无进展生存期(PFS):与舒尼替尼相比,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组的中位PFS显著改善。例如,在某些分析中,中位PFS达到23.9个月,而舒尼替尼组为9.2个月(HR=0.39, P<0.001)。

  · 总生存期(OS):尽管中位OS在CLEAR研究中尚未达到,但与舒尼替尼组相比,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组的中位OS有明显改善趋势(HR=0.66, P=0.005)。

  · 客观缓解率(ORR):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组的ORR显著提高,达到71%,而舒尼替尼组为36%。

  安全性

  联合治疗的安全性与每种药物已知的安全性一致,但需注意可能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2. 纳武利尤单抗加卡博替尼(CheckMate 9ER试验)

  研究背景与目的

  CheckMate 9ER试验是一项开放标签、随机、3期试验,旨在比较一线纳武利尤单抗加卡博替尼与舒尼替尼在晚期肾细胞癌中的疗效。

  患者入组与分组

  · 共纳入651例未经治疗的透明细胞、晚期或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

  · 患者被随机分配至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卡博替尼组或舒尼替尼组。

  主要疗效数据

  · 无进展生存期(PFS):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卡博替尼组的中位PFS为16.6个月,而舒尼替尼组为8.4个月(显著延长)。

  · 总生存期(OS):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卡博替尼组的中位OS达到49.5个月,意味着有一半的患者生存期超过了49.5个月,而舒尼替尼组为35.5个月。

  · 客观缓解率(ORR):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卡博替尼组的ORR为55.7%,而舒尼替尼组为28.4%。

  安全性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卡博替尼组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如腹泻、高血压等,导致治疗中断率也较高。

  对比总结

  疗效方面

  · 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在PFS和ORR方面表现出色,且OS也有明显改善趋势。

  ·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卡博替尼同样在PFS、OS和ORR方面显著优于舒尼替尼,且OS的延长尤为显著。

  安全性方面

  · 两种联合治疗方案均需注意可能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但具体表现可能因药物组合而异。

  综上所述,仑伐替尼加帕博利珠单抗与纳武利尤单抗加卡博替尼在晚期肾细胞癌中均表现出显著的疗效,但具体选择哪种方案可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药物可及性、副作用耐受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同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关于这两种联合治疗方案的数据和指南供临床参考。

结尾图片.jpg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