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吡咯替尼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携带HER2外显子20插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时间:2024-11-08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直缺乏有效的标准疗法。尽管泛HER抑制剂(如阿法替尼、来那替尼和达克替尼)、抗HER2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曲妥珠单抗emtansine以及新兴的不可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波齐替尼在临床应用中展现了一定的潜力,但其整体疗效仍显不足。另一种新型ADC曲妥珠单抗deruxtecan虽然在I期研究中表现出色,但尚需进一步验证。吡咯替尼作为一种新兴的不可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HER2双重TKI,已在2018年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并在针对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II期试验中展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然而,吡咯替尼相关腹泻作为其主要不良反应,仍需得到有效控制。 沙利度胺,一种抗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药物,基于其cereblon分子胶的特性,能够诱导IKAROS家族转录因子IKZF1和IKZF3的降解,同时被证实能够减少抗癌治疗引起的胃肠道毒性。 本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单臂II期临床试验,旨在探索吡咯替尼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携带HER2外显子20插入且既往接受过至少2种化疗方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计划招募39名符合条件的患者,其中也包括拒绝化疗的初治患者。对于先前已接受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或抗血管生成剂治疗的患者,本研究同样持开放态度。然而,那些先前接受过HER2靶向治疗或使用现有靶向药物针对其他基因改变进行治疗的患者将被排除在外。 入选患者将接受口服吡咯替尼400mg每日一次和口服沙利度胺200mg每日一次的治疗方案,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无法耐受的毒性反应。本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客观缓解率(ORR),以评估联合治疗的疗效。 我们期望通过吡咯替尼与沙利度胺的联合应用,能够进一步增强对携带HER2外显子20插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获益,并有效降低吡咯替尼相关腹泻的发生率。沙利度胺的加入,或许能够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一石二鸟”之策。通过本研究,我们期待为这类难治性疾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