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毒性风险评估时间:2024-12-06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在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展现出显著疗效,但其伴随的毒性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且各种EGFR-TKI的毒性特征存在差异。本研究旨在全面评估不同EGFR-TKI在EGFR突变NSCLC患者中的毒性强度及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毒性方面的参考。 本研究采用随机效应贝叶斯框架下的网络荟萃分析(NMA),严格筛选并纳入了23项关于EGFR-TKI在EGFR突变NSCLC患者中安全性的完全随机临床试验,共涉及7006名患者,涵盖了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埃克替尼、阿法替尼、达克替尼、奥希替尼、富莫替尼、奥莫勒替尼、无培美曲塞化疗(PfCT)、基于培美曲塞的化疗(PbCT)以及安慰剂共11种治疗方案。 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和第二代EGFR-TKI在毒性方面表现更为突出。根据引发≥3级不良事件(AE)的可能性,我们确定了各治疗方案的毒性顺序:PfCT > PbCT > 阿法替尼 > 达克替尼 > 厄洛替尼 > 奥莫勒替尼 > 吉非替尼 > 弗莫替尼 > 奥希替尼 > 安慰剂 > 埃克替尼。在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情况方面,埃克替尼和阿法替尼分别表现出最佳和第二佳的安全性,这通过汇总比值比和累积排序曲线下表面(SUCRA)得到了进一步确认。 此外,本研究还深入探讨了各EGFR-TKI的具体毒性特征,发现它们在不同毒性类型和强度上存在差异,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主要毒性谱。这是首项系统描述EGFR-TKI在EGFR突变NSCLC人群中毒性差异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奥希替尼和埃克替尼在安全性方面的优势,还首次全面比较了第三代EGFR-TKI之间的安全性差异。 本研究通过详细阐述不同EGFR-TKI的毒性特征和排名,为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提供了重要的毒性依据,有助于实现更精准、更安全的个体化治疗。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