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仑伐替尼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甲状腺未分化癌的疗效,仑伐替尼仿制药在哪里上市时间:2024-12-27 甲状腺未分化癌(ATC)是一种高度侵袭性且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仑伐替尼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的联合治疗在ATC中展现出了一定的疗效。以下是更详细的试验研究数据,以支持这一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 临床试验数据 ATLEP试验: 患者群体:试验纳入了35名甲状腺未分化癌和低分化癌患者,其中27名为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8名为甲状腺低分化癌患者。 治疗方案:患者接受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 疗效: 在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中,联合治疗在2年内使得51.9%的患者肿瘤大幅度缩小,48.1%的患者疾病稳定没有进展,临床有效率达100%。 在甲状腺低分化癌患者中,联合治疗在2年内使得75%的患者肿瘤大幅度缩小,25%的患者疾病稳定没有进展,临床有效率也是100%。 生存期: 对于未分化癌患者,联合治疗后平均10个月疾病未发生进展,41.2%的患者12个月没有进展,44%的患者12个月仍生存,25%的患者疗效持续20个月以上。 对于低分化癌患者,联合治疗后平均20个月疾病未发生进展,75%的患者12个月疾病未进展,75%的患者12个月时仍生存。 安全性分析 常见毒性反应:包括高血压、黏膜炎和手足综合征,这些基本与仑伐替尼相关。 机制探讨 仑伐替尼的作用机制:仑伐替尼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的信号传导途径,阻断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帕博利珠单抗的作用机制:作为一种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通过解除免疫抑制,增强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联合使用的机制:仑伐替尼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降低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作用,从而增强了帕博利珠单抗的抗肿瘤免疫效应。同时,仑伐替尼还能通过增强肿瘤抗原的呈递,促进免疫细胞的浸润,进一步提升联合治疗的疗效。 潜在效率预测生物标志物 尽管当前的研究并未深入分析PD-L1状态与疗效之间的关系,但研究者正在细分患者做进一步分析,包括基因测序,以确认其他有可能带来良好疗效的生物标志物。 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在治疗甲状腺未分化癌中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这一联合治疗方案为AT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有望改善患者的预后。 仑伐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