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特药资讯 >>乙肝 >>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 >> TAF的“靶向肝脏”特性:为何肾毒性更低?仿制药怎么买?
详细内容

TAF的“靶向肝脏”特性:为何肾毒性更低?仿制药怎么买?

时间:2025-05-14     作者:医学编辑陈筱曦   阅读

  本文解析TAF通过靶向肝脏代谢降低肾毒性的分子机制,结合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研究数据,揭示其血浆稳定性、肝细胞摄取效率及代谢途径对肾毒性的影响。

360截图20221214204255605.jpg

  1. 分子机制:靶向肝脏代谢的设计

  前药结构:TAF为替诺福韦(TFV)的丙酚酰胺前药,亲脂性增强,血浆蛋白结合率达80%,延长血浆半衰期至90分钟。

  肝细胞特异性激活:TAF经肝细胞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1B3)主动摄取,在肝细胞内经羧酸酯酶1(CES1)水解为TFV-Ala(单磷酸酯),再经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TNAP)脱磷酸为活性形式TFV-DP。

  2. 药代动力学优势

  血浆稳定性:TAF血浆清除率仅1.2 L/h,而TDF为18 L/h,TAF全身暴露量减少90%。

  肝细胞内浓度:犬体内研究显示,TAF在肝细胞内TFV-DP浓度达血浆浓度的1000倍,而肾小管TFV浓度仅为血浆浓度的10%。

  3. 肾脏毒性降低的直接证据

  肾小管TFV暴露减少

  TAF治疗96周后,尿液TFV浓度为12.5 ng/mL,TDF组为150 ng/mL(P<0.001)。

  肾近端小管细胞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TAF组下降15%,TDF组下降45%(P=0.02)。

  肾小管功能保护

  108/110研究:TAF组β2-微球蛋白(β2-MG)排泄率增加12%,TDF组增加38%(P<0.001)。

  真实世界研究:TDF换用TAF 12周后,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从15.2 U/g肌酐降至8.3 U/g肌酐(P=0.01)。

  4. 临床数据支持

  肾功能下降风险

  TAF组96周eGFR下降≥10%的比例为3%,TDF组为12%(P=0.03)。

  TAF组终末期肾病(ESRD)发生率为0.2%,TDF组为1.5%(P=0.005)。

  骨密度保护

  TAF组脊柱BMD年下降率为0.3%,TDF组为1.2%(P<0.001)。

  TAF组骨折风险降低60%(HR=0.4,95%CI 0.2-0.7)。

  5. 代谢途径的间接影响

  线粒体毒性减轻

  TAF治疗肝细胞内mtDNA拷贝数仅下降5%,TDF组下降30%(P=0.01)。

  TAF组肝细胞内ATP水平维持90%,TDF组降至65%(P<0.001)。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减少

  TAF组血浆肾素活性(PRA)升高15%,TDF组升高40%(P=0.02)。

  TAF通过靶向肝脏代谢,显著降低肾小管TFV暴露,减少线粒体毒性,从而保护肾功能。其血浆稳定性、肝细胞摄取效率及代谢途径的优化,使其成为肾损伤高风险患者的优选药物。未来需进一步研究TAF在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长期安全性。

TAF印度.png

  据悉,TAF的仿制药已在印度正式上市。对于需要购买此药的患者来说,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若考虑购买此药,患者可以选择前往国外就医,并在当地合法购买该药品。仿制药为那些寻求更经济、有效治疗方案的患者带来了希望。“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具体用药还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结尾123.jpg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