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那度胺维持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长期随访数据时间:2025-05-22 本文基于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数据,系统评估了来那度胺维持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研究纳入2010-2020年间确诊的187例中高危MDS患者,中位随访时间达60.6个月。结果显示,来那度胺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降低输血依赖风险,且不良反应可控。本文通过详细数据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来那度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维持治疗;长期随访 研究方法 患者纳入 研究纳入187例中高危MDS患者,中位年龄65岁,其中染色体5q缺失患者占42%。所有患者均接受来那度胺10mg/d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毒性。 疗效评估 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定义为从治疗开始至疾病进展或死亡的时间。次要终点包括输血依赖缓解率、总生存期(OS)及安全性指标。 数据分析 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不良反应按CTCAE 5.0标准分级。 长期随访结果 无进展生存期(PFS) 中位PFS达28.3个月,较历史对照组(12.6个月)显著延长(HR=0.42,95%CI 0.31-0.57,P<0.001)。亚组分析显示,5q缺失患者PFS为34.1个月,非5q缺失患者为22.8个月。 输血依赖缓解 5q缺失患者输血依赖缓解率达69.8%,中位缓解持续时间未达到。非5q缺失患者缓解率为26.0%,中位缓解时间14.2个月。 总生存期(OS) 5年OS率为48.3%,其中5q缺失患者为59.2%,非5q缺失患者为38.7%。 安全性分析 最常见3-4级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42.2%)、血小板减少(21.5%)及皮疹(21.2%)。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9%,无治疗相关死亡。 机制探讨 来那度胺通过多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 免疫调节:增强NK细胞介导的抗体依赖细胞毒性(ADCC),促进Th1细胞分化。 抗血管生成:抑制VEGF表达,减少肿瘤微环境血管密度。 直接细胞毒性:诱导MDS细胞G1期阻滞,激活半胱天冬酶8介导的凋亡。 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可显著延长中高危MDS患者PFS,降低输血依赖风险,且安全性可控。其疗效在5q缺失患者中尤为突出,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来那度胺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