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阿昔替尼诱导的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病例分析
患者为62岁男性,因晚期肾透明细胞癌接受阿昔替尼(5 mg BID)二线治疗。既往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尚可(收缩压130-140 mmHg)。治疗第3周时,患者突发头痛、视力模糊,并伴有短暂意识丧失,持续约2分钟。家属描述其发作时出现双眼上翻、四肢抽搐,随后恢复清醒,但存在短暂记忆缺失。
诊疗经过
初步检查:
急诊头颅CT未见出血或占位性病变,但双侧顶枕叶皮层下白质密度略减低。
血压监测显示收缩压波动于160-180 mmHg,最高达192 mmHg。
脑脊液检查正常,排除感染或炎症性疾病。
MRI确诊PRES:
发病后24小时行MRI检查,T2-FLAIR序列显示双侧顶枕叶、脑桥背侧及丘脑对称性高信号,DWI序列未见弥散受限,提示血管源性水肿。
增强扫描未见异常强化,排除脑梗死或肿瘤。
治疗调整:
立即停用阿昔替尼,并启动静脉降压治疗(硝普钠持续泵入),目标血压<140/90 mmHg。
给予甘露醇(125 mL Q8H)脱水降颅压,并联合左乙拉西坦(0.5 g BID)预防癫痫复发。
3天后患者症状缓解,血压稳定于130-140/80-90 mmHg,复查MRI显示水肿范围缩小。
后续管理:
改用舒尼替尼(37.5 mg QD)作为替代治疗,并联合氨氯地平(5 mg QD)控制血压。
随访3个月,患者未再出现神经症状,复查MRI提示病灶完全吸收。
PRES是阿昔替尼的罕见但严重并发症,其发生机制可能与VEGFR抑制导致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血压急剧升高相关。本例患者在血压波动后出现典型PRES表现,MRI特征性改变为确诊关键。治疗上,及时停药、控制血压及脱水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对于高危患者(如合并高血压、肾功能不全),需密切监测血压及神经系统症状,必要时调整剂量或更换治疗方案。
据悉,阿昔替尼的仿制药已在印度正式上市。对于需要购买此药的患者来说,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若考虑购买此药,患者可以选择前往国外就医,并在当地合法购买该药品。仿制药为那些寻求更经济、有效治疗方案的患者带来了希望。“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