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可以通过基因检测判断PD1免疫疗法是否有效

      这些基因可能影响PD-1抗体效果:POLE、MDM2、EGFR、KRAS和PTEN!  这几年,肿瘤治疗领域,最大的进展,无疑是免疫治疗,尤其是PD-1/PD-L1抗体。  但是,PD-1抗体对大部分肿瘤的有效率只有20%,每月至少3-4万的花费。  所以,很多的患者和医生都想知道:如何确定自己是不是这20%的幸运儿?有没有一个简单的检测指标,可以提前判断PD-1抗体的效果?  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单一的指标可以明确地告诉患者,PD-1有效还是无效。不过,还是有一些指标可以作为参考。  根据已经发表的临床数据:PD-L1阳性或者MSI-H类型的肿瘤患者使

  • 新型癌症药物可将肿瘤缩小50%

      癌症如此难以治疗的众多原因之一是它能够劫持正常的细胞并将其并将其转化为对人体致命的细胞。因此,癌症可以使重要的、自然的细胞类型与身体对抗。  英国癌症研究部高级科学信息官Aine McCarthy博士说:“一些癌症难以治疗,而且可以利用身体自身的细胞来帮助它们生长、躲避治疗,并扩散到全身。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试图揭开这一背后的秘密”。  南安普敦大学研究人员在这一领域进行的最新研究结果发表在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上。  机体生物机制的再利用的一个例子涉及成纤维细胞。通常,这些细胞产生一系列产品,如胶原

  • 印度版肺癌靶向药奥希替尼

      标靶治疗已发展为晚期肺癌治疗的重要的一环,由第一代的易瑞沙(Iressa)及特罗凯(Tarceva),到第二代的阿法替尼(Afatinib),直至今天的Tagrisso(药品名称:Osimertinib,AZD9291),都不断为肺癌病人带来新希望。  AZD9291,是针对T790M基因突变的第三代TKI类靶向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T790M基因突变最常见于正在服用易瑞沙或特罗凯的病人,病人如果在服用易瑞沙或特罗凯其间发现T790M基因突变,原来的标靶药便会无效,肿瘤便会不受控制,AZD9291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为病人提供新的治疗方案,同时,也

  • 奥希替尼帮她们创造了奇迹!

      社会和科技发展得越来越快,但人们生的病却越来越复杂了,经常听到新闻里面说,谁谁谁又得癌症了。  在以往的观念中,癌症就是不治之症,得了必死无疑。但仔细想想,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治之症,人人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归于尘土。一想到这,也就轻松很多了,毕竟在死亡面前,人人都是公平的。  但是癌症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个“公平”,原本每个人的寿命都有可能是80岁以上,但是如果一个人得了癌症,即便是在50岁,给人的感觉就是大限将至,无力回天。所以众人皆愁眉苦脸。  直到科学家宣布,成功研制了一种小分子靶向药,能针

  • 非小细胞肺癌与它的那些替尼们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其中NSCLC约占80%,多数诊断为晚期(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疾病)。NSCLC患者5年的存活率低于5%,在英国,每100例肺癌中就有87例(87%)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NSCLC有三种常见的类型,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将他们分在一组,是因为它们具有相似的表现形式,可以采用相同的治疗方式(cancer research uk)。至于采用何种方式治疗NSCLC,需要看疾病发展到哪个阶段,对于早期NSCLC的治疗主要手段为手术。对于Ⅱ期和Ⅲ期

  • VOSEVI吉四代简介

      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战胜丙肝,既要了解自己的情况,又要了解药的情况。  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致病根本原因,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如饮酒,劳累,长期服用有肝毒性的药物等,可促进病情的发展。HCV传播途径: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知己:知道自己现在的基本情况,自己是否有丙肝!  讲到肝炎,相信大部分中国人想到的只会是乙肝,然而,记者昨日采访获悉,原来丙型肝炎在中国

  • 丙肝新药物,让丙肝治愈率提升至98%!

      丙肝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约有4300万患者,许多HCV携带者,没有定期检查,等检查发现时已经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  1、丙型肝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丙型肝炎病毒的标志物是否为阳性,二是有无肝脏损害及损害的严重程度,丙肝病毒标志物主要包括血清抗—HCV(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HCVRNA(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肝脏损害的检查主要包括肝功能、B超及肝脏病理组织学的检查。丙肝病毒指标阳性加上肝功能损害的指标,即可明确诊断为丙型肝炎。  2、丙肝的治疗方法,国内标准疗法为所谓二联疗法,此种疗法总治愈率不足50%,尤其国

  • 肝癌发生的分子机理

      通过几十年深入研究,多吉美对肝癌发生的分子机理有了一定认识,其中,高密度的新生血管生成被认为在肝癌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低氧是实体瘤细胞生长的重要微环境,科研人员进而开始研究Cbx4在低氧条件下的潜在效应,结果发现,Cbx4会通过类泛素化(SUMO)修饰低氧诱导因子1(HIF-1),从而干预肝癌组织新生血管生成。在此基础上,多吉美进一步发现,Cbx4的表达水平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新生血管密度呈高度正相关,即Cbx4高表达会促进VEGF的产生、新生血管生成和肿瘤的生长与转移;反之,则明显

  • 多吉美治疗肝癌的治愈率比较高

      专家主任指出,目前临床上多吉美治疗肝癌的治愈率比较高,良多病人出现不舒服,甚至黄疸、肝腹水的情况才来医院就诊,不少病人发现时已经是肝癌三期了,“二级预防要求‘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高危人群要主动、积极地进行相关筛查。未患病的人群需要重视一级的病因预防,比如接种疫苗等。  不少疾病都提倡“三级预防”,即病因预防、“三早”预防、临床预防。首先,正常人的血清甲胎蛋白 (AFP)含量极低,当甲胎蛋白检测显示含量明显升高时,要警惕原发性肝癌。最后,B超可以检查肝脏有无肿块等异常。但是,已患肝炎、

  • 为什么免疫疗法才是癌症治疗的未来?

      随着癌症治疗方法的革命,在过去几年,很多患者和家属都学到了一个新词“靶向治疗”。在未来的几年,大家肯定又会学到一个新词“免疫检验点抑制剂”。这类药物就是目前最火爆的癌症免疫疗法中使用的药物。  比起化疗和很多靶向药物,免疫检验点抑制剂毒副作用更小,是很多患者的福音。由于它们目前在临床上显示出的高效和低毒性,相信未来 10 年,“手术 + 放疗 + 化疗 + 免疫检验点抑制剂”或者“手术 + 放疗 + 靶向药物 + 免疫检验点抑制剂”将成为多数肿瘤的主流治疗方式。  什么是“免疫检验点”? 它和癌症有什么关系 ?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