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特药资讯 >>肺癌 >>拉泽替尼 >> 拉泽替尼Lazertinib治疗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EGFR变异非小细胞肺癌:一项针对未能接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患者的研究
详细内容

拉泽替尼Lazertinib治疗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EGFR变异非小细胞肺癌:一项针对未能接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患者的研究

时间:2024-08-26     作者:医学编辑陈筱曦   阅读

  即使使用第一代或第二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进行治疗,EGFR变异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仍与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率相关。那么,第三代EGFR TKI拉泽替尼(lazertinib)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活性如何呢?

360截图20230302181712290.jpg

  本研究纳入了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 TKI治疗失败后出现无症状或轻度症状脑转移的EGFR变异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患者接受拉泽替尼Lazertinib治疗,剂量为240 mg,每日一次。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根据研究人员评估的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1.1版,可评估人群的颅内客观反应率(iORR)。次要终点包括T790M阴性疾病和孤立性CNS进展患者的颅内无进展生存期(iPFS)和iORR,以及总体ORR、缓解持续时间、颅内缓解持续时间、疾病控制率、总体生存、脑脊液渗透率拉泽替尼的作用和安全性。

  在40名患者中,25名(63%)是女性,中位年龄为63岁(范围29-85岁)。共有38名患者进行了肿瘤反应评估,其中包括12名患有软脑膜转移的患者。在数据截止时,中位随访时间为13.6个月(范围2.9-17.7个月)。

  研究结果显示,可评估人群的iORR为55%(38人中的21人;95% CI,38.3-71.4%)。对于T790M阳性疾病患者,iORR为80%(5人中的4人;95% CI,28.4-99.5%);对于T790M阴性疾病患者,iORR为43%(21人中的9人;95% CI,21.8-66.0%);对于T790M未知疾病的患者,iORR为67%(12人中的8人;95% CI,34.9-90.1%)。

  在可评估人群中,中位iPFS为15.8个月(95% CI,15.2-未达到)。T790M阳性亚组的中位iPFS为15.2个月(95% CI,4.2-未达到),T790M阴性亚组的中位iPFS为15.4个月(95% CI,7.9-未达到),T790M未知亚组的中位iPFS为18.0个月(95% CI,3.9-未达到)。

  此外,拉泽替尼的脑脊液渗透率为46.2%(95% CI,10.0-49.6%),为其颅内反应机制提供了进一步支持。大多数不良事件为1级或2级。

  综上所述,无论T790M状态如何,对于转移性EGFR变异患者,在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 TKI治疗失败后,拉泽替尼Lazertinib均显示出显著的CNS活性,可有效对抗伴有或不伴有软脑膜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颅内转移进展。这些结果表明,对于既往EGFR TKI治疗后CNS转移进展的EGFR变异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拉泽替尼Lazertinib代替脑局部治疗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有效策略。

结尾图片.jpg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