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移性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真实治疗效果时间:2025-02-05 4-7%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例存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尽管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治疗耐药性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 本研究纳入了至少接受过一种ALK-TKI治疗的患者,旨在评估克唑替尼或第二代ALK-TKI在一线治疗中的有效性,以及洛拉替尼(Lorlatinib)在后续治疗中的表现。总生存期(OS)定义为从晚期肺癌诊断之日起至最后一次随访日期(2022年4月22日)或任何原因死亡之日;无进展生存期(PFS)则从开始ALK-TKI治疗之日起至疾病进展、死亡或最后一次随访之日。我们通过利用下一代测序(NGS)技术进行再次活检,以评估耐药机制。 在160名符合条件的患者中,有10名被排除。中位随访时间为诊断后54.0个月,初始ALK-TKI治疗后45.0个月。克唑替尼的中位PFS为8.0个月,中位OS为35.0个月;而第二代ALK-TKIs的中位PFS则达到了52.0个月,中位OS尚未达到(NR)。总体而言,患者的中位OS为65.0个月。男性、血栓栓塞、克唑替尼治疗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哮喘被确定为不良预后因素。 对18例患者进行了再次活检,结果显示8例患者存在继发性ALK突变。这些患者的后续ALK-TKI治疗中位PFS较短,仅为1.0个月,相比之下,未发生继发性ALK突变的患者中位PFS为7.0个月。 这项历时十多年的综合研究为晚期ALK阳性NSCLC(中位OS超过5年)的临床特征、治疗模式和耐药机制提供了重要见解。研究强调,治疗期间的再次活检对于深入理解ALK-TKI治疗期间的耐药机制和肿瘤动态演变至关重要。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