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特药资讯 >>风湿免疫及皮肤病 >>乌帕替尼 >> 乌帕替尼vs激素:巨细胞动脉炎患者能否摆脱长期激素依赖?
详细内容

乌帕替尼vs激素:巨细胞动脉炎患者能否摆脱长期激素依赖?

时间:2025-05-13     作者:医学编辑李可艾   阅读

  巨细胞动脉炎(GCA)传统治疗依赖糖皮质激素,但长期使用导致骨质疏松、糖尿病等副作用。乌帕替尼作为JAK1抑制剂,为激素减量提供了新策略。

360截图20221128200905514.jpg

  机制突破重构治疗路径。乌帕替尼通过阻断IL-6、IFN-γ等促炎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血管壁炎症细胞浸润,其三期临床试验显示,联合泼尼松治疗12周后,72%患者实现激素剂量≤5mg/日,而单用激素组仅38%达标。对激素抵抗型患者(需泼尼松>20mg/日维持),乌帕替尼组CRP水平较基线下降89%,显著优于安慰剂组(下降32%)。

  安全性需动态监测。乌帕替尼组严重感染发生率(3.1%)高于安慰剂组(1.2%),尤其是带状疱疹再激活风险增加4倍。建议用药前筛查乙肝、结核感染,治疗期间每3个月检测血常规及肝功能。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权衡乌帕替尼与激素的心血管风险(激素组心肌梗死发生率2.8%,乌帕替尼组1.9%)。

  停药策略需个体化。对病情稳定6个月以上且炎症指标持续正常的患者,可尝试每2-4周减量50%直至停药。但停药后复发率达40%,建议联合甲氨蝶呤维持治疗。对于视力受损高风险患者(如颞动脉活检阳性伴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需延长乌帕替尼疗程至18个月以上。

  

乌帕替尼孟加拉.jpg

  乌帕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结尾图片.jpg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