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克替尼治疗EGFR 21 L858R突变肺癌患者的临床观察时间:2025-07-01 达克替尼作为第二代不可逆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EGFR 21外显子L858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展现出显著疗效。本文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数据,结合155例中国患者的治疗经验,分析其疗效与安全性。 患者特征与治疗方案 纳入患者均为EGFR 21 L858R突变阳性,中位年龄62岁,其中60%为女性,40%年龄≥65岁。所有患者接受达克替尼45mg/日作为一线治疗,中位随访时间达20.4个月。研究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及安全性。 疗效分析 在134例可评估病灶患者中,ORR达70.9%,DCR为96.3%。中位PFS为16.3个月(95% CI:13.7-18.9个月),显著优于吉非替尼的历史对照组(9.2个月)。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基线脑转移及初始剂量(45mg vs. 30mg)对PFS无显著影响。中位治疗持续时间(DOT)为21.0个月(95% CI:17.5-24.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尚未达到。 耐药机制与后续治疗 疾病进展后,64例患者接受基因检测,其中45.3%出现EGFR T790M突变。46例患者停止达克替尼治疗,67.4%接受第三代EGFR抑制剂(如奥希替尼)作为后续治疗。 安全性分析 最常见的3-4级不良反应包括皮疹(10.4%)、腹泻(9.1%)、口腔炎(7.1%)和甲沟炎(4.5%)。剂量调整数据显示,45mg剂量组3-4级皮疹发生率显著高于30mg组(21.9% vs. 7.5%,P=0.042)。通过剂量调整,患者耐受性显著改善,未影响疗效。 达克替尼在EGFR 21 L858R突变患者中展现出高ORR和延长PFS的优势,尤其适用于无脑转移或需长期治疗的患者。其不良反应可通过剂量调整有效控制,为临床提供了更灵活的治疗选择。 达克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如需购药,可选择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