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乌帕替尼治疗后关节症状完全缓解时间:2025-07-18 患者为25岁女性,因“多关节肿痛2月余”于2020年12月就诊于浙江省人民医院。患者双手掌指关节、双侧膝关节肿胀伴晨僵,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沉(ESR)波动于42-80mm/h,类风湿因子(RF)阳性,抗CCP抗体阳性,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RA)。 既往治疗史 患者先后接受甲氨蝶呤(MTX)、羟氯喹、白芍总苷等传统合成DMARDs治疗,但关节症状反复,炎症指标未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拒绝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尝试泛JAK抑制剂及多种生物制剂(如TNF抑制剂),期间膝关节肿胀略有改善,但双手指关节仍反复肿胀,血沉持续升高。 乌帕替尼治疗经过 2022年7月,患者因“难治性RA”启用乌帕替尼15mg/日口服治疗。用药后1周,患者自述手指关节肿胀明显减轻,晨僵时间缩短。治疗4周后,复查血沉降至28mm/h,关节压痛数从12个减少至4个,肿胀数从8个减少至2个。治疗16周时,患者关节压痛、肿胀数均为0,血沉降至正常范围(<20mm/h),DAS28-CRP评分从基线5.8降至2.1,达到临床缓解标准。 安全性与随访 治疗期间,患者未出现严重感染、肝功能异常或血脂升高。轻度不良反应包括上呼吸道感染(1次)和痤疮,未影响治疗依从性。末次随访(2022年11月)显示,患者维持临床缓解状态,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日常生活活动能力(HAQ-DI评分)从基线1.6降至0.2。 本例患者在传统DMARDs及多种生物制剂治疗失败后,乌帕替尼通过高选择性抑制JAK1通路,快速控制关节炎症,实现症状完全缓解。其起效速度(1周内)和长期疗效(16周持续缓解)显著优于既往治疗方案,且口服给药方式提高了患者依从性。该案例为乌帕替尼在难治性RA中的应用提供了临床证据,尤其适用于年轻、拒绝激素治疗的患者。 乌帕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