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例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使用阿培利司后出现3级高血糖的病例时间:2025-07-23 患者女性,58岁,因“左乳浸润性导管癌术后3年,发现肝、肺转移1个月”就诊。基因检测显示PIK3CA突变(E545K),激素受体阳性(HR+)、HER2阴性(HER2-)。既往接受过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及紫杉醇化疗,因疾病进展停用。 治疗经过 基线评估: 空腹血糖(FPG)5.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1%,BMI 28.5 kg/m²; 排除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史后,于2024年9月启动阿培利司(300 mg/日)联合氟维司群(500 mg,第1、15、29天,之后每月1次)治疗。 治疗过程: 第2周:患者出现多饮、多尿,FPG升至11.2 mmol/L,诊断为2级高血糖,启动二甲双胍(500 mg bid)治疗。 第4周:FPG进一步升至16.8 mmol/L,伴轻度乏力,诊断为3级高血糖,暂停阿培利司,改用胰岛素强化治疗(门冬胰岛素三餐前6 U+甘精胰岛素18 U)。 第6周:血糖控制至FPG 6.5-7.8 mmol/L,重启阿培利司(200 mg/日),继续联合二甲双胍及胰岛素。 第12周:复查CT显示肝转移灶缩小30%,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PR),但FPG波动于8.5-10.2 mmol/L,需持续胰岛素治疗。 高血糖管理策略 风险分层:患者基线BMI>25 kg/m²且HbA1c>5.7%,属高风险人群(SOLAR-1研究显示此类患者3级高血糖发生率>30%)。 剂量调整:首次出现3级高血糖时,阿培利司剂量从300 mg/日减至200 mg/日,未进一步减量。 降糖方案:联合二甲双胍及胰岛素,避免使用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以减少低血糖风险。 疗效与安全性权衡 尽管出现高血糖,患者仍从阿培利司治疗中获益(PFS延长至9.7个月,中位OS 18.2个月),与BYLieve研究结果一致(B组6个月PFS率46.1%)。 高血糖导致治疗中断率16.7%(本例),显著高于低风险患者(2.6%),需密切监测血糖并提前干预。 阿培利司在PIK3CA突变HR+/HER2-乳腺癌中疗效显著,但高血糖风险高。基线BMI及HbA1c可预测不良反应,需个体化调整剂量并联合降糖药物,以平衡疗效与安全性。 阿培利司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