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拉司群治疗乳腺癌需要基因检测吗?时间:2025-11-10 在乳腺癌精准治疗时代,艾拉司群作为新一代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其治疗决策高度依赖基因检测结果。这一要求源于药物作用机制与耐药机制的深度关联,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机制驱动:靶向降解突变受体 艾拉司群通过特异性结合雌激素受体α(ERα)的配体结合域,触发蛋白酶体降解通路,彻底清除肿瘤细胞表面的ER受体。这一机制对野生型ERα和突变型ERα均有效,但临床研究显示,其对ESR1基因Y537S、D538G等常见突变亚型的降解效率较野生型提高3倍。因此,用药前需通过二代测序(NGS)或数字PCR(dPCR)技术检测肿瘤组织或循环肿瘤DNA(ctDNA)中的ESR1突变状态,确保药物能精准作用于突变受体。
基因检测需在具备CAP/CLIA认证的实验室进行,样本类型优先选择肿瘤组织活检,若无法获取则可用血浆ctDNA替代。检测范围应覆盖ESR1基因第4、5外显子的热点突变区域。报告解读需由肿瘤分子病理专家完成,明确突变类型(如点突变、插入缺失)及等位基因频率(VAF)。 治疗期间需每3个月复查ESR1突变状态,以监测获得性耐药。约20%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会出现ESR1二次突变(如L536R、Y537C),导致对艾拉司群敏感性下降。此时需根据基因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如联合CDK4/6抑制剂或换用其他SERD类药物。这种动态监测模式,使艾拉司群治疗的有效持续时间从固定疗程延长至个体化持续治疗。
艾拉司群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