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关的血液学不良事件时间:2024-07-15 尽管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总体上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但它们与一系列严重的不良事件相关,其中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血液学毒性。为了比较不同TKI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安全性,我们设计了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网络荟萃分析,涵盖了博舒替尼、达沙替尼、伊马替尼、尼洛替尼、普纳替尼Ponatinib和拉多替尼等多种药物。 分析数据显示,达沙替尼在血液学毒性方面通常被认为比其他TKI更为显著。具体而言,140mg剂量的达沙替尼在贫血、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方面的SUCRA值分别为90.3%、87.4%、90.6%和97.2%,表明其在这些血液学毒性上的风险较高。 相比之下,尼洛替尼则显示出更为安全的特性。600mg和800mg剂量的尼洛替尼在贫血、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方面的SUCRA值均较低,分别为21.9%、35.8%、23.8%、14.6%、33.0%、17.7%、28.7%和32.6%,这表明尼洛替尼在这些血液学毒性上的风险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达沙替尼在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似乎是最不安全的药物之一,这可能与其与多个关键激酶靶标的结合能力有关,从而更容易引发严重的血液学不良事件。而尼洛替尼则因其选择性结合能力而表现出更为安全的特性。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