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沃替尼Savolitinib与舒尼替尼在MET驱动的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中的疗效对比时间:2024-08-01 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是最常见的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类型。由于部分乳头状肾细胞癌病例由MET驱动,因此,MET抑制可能成为一种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先前的研究显示,赛沃替尼Savolitinib(AZD6094、HMPL-504)作为一种高选择性的MET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这类患者群体中展现出了抗肿瘤活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与标准治疗药物舒尼替尼相比,赛沃替尼Savolitinib在MET驱动的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是否更优。 研究共纳入360至450名患者,经过筛选后,随机分配了大约180名患者。这些患者均为患有MET驱动的(经中心确诊的)转移性乳头状肾细胞癌的成人,且具有1个或多个可测量的病变。排除标准包括之前接受过舒尼替尼或MET抑制剂治疗。最终,对254名患者进行了筛查。 患者被分为两组,一组每天口服一次600毫克赛沃替尼Savolitinib,另一组则每日一次口服50毫克舒尼替尼,持续4周后,随后2周不接受治疗。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由研究者评估并通过盲法独立中央审查确认。次要终点则包括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缓解持续时间和安全性/耐受性。 结果显示,在数据截止时,共有60名患者被随机分组(赛沃替尼Savolitinib组n=33;舒尼替尼组n=27)。大多数患者均获得了7号染色体(赛沃替尼Savolitinib组30例[91%];舒尼替尼组26例[96%]),且既往未接受过治疗(赛沃替尼Savolitinib组28例[85%];舒尼替尼组25例[93%])。在赛沃替尼Savolitinib组和舒尼替尼组中,分别有4名(12%)和10名(37%)患者为女性,中位年龄分别为60岁(范围23-78岁)和65岁(范围31-77岁)。 在获得关于MET驱动疾病患者使用舒尼替尼治疗的PFS的外部数据后,研究招募结束。与舒尼替尼相比,赛沃替尼Savolitinib在无进展生存期、OS和ORR方面均表现出数值上的优势。然而,两组之间的中位PFS并无统计学差异:赛沃替尼Savolitinib组为7.0个月(95% CI:2.8-未计算),舒尼替尼组为5.6个月(95% CI:4.1-6.9)(风险比[HR] 0.71;95% CI:0.37-1.36;P=0.31)。 在安全性方面,赛沃替尼Savolitinib组和舒尼替尼组分别有14名(42%)和22名(81%)患者报告了3级或以上不良事件(AE),10名(30%)和20名(74%)患者报告了与不良事件相关的剂量调整。停药后,分别有12名(36%)和5名(19%)服用赛沃替尼Savolitinib和舒尼替尼的患者接受了后续抗癌治疗。 综上所述,与舒尼替尼相比,赛沃替尼Savolitinib在疗效上表现出令人鼓舞的趋势,且3级或以上不良事件和剂量调整较少。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赛沃替尼Savolitinib作为MET驱动的乳头状肾细胞癌的治疗选择。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