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特药资讯 >>肾癌 >>肾癌药物 >> 转移性非透明细胞肾癌的护理模式与治疗效果分析
详细内容

转移性非透明细胞肾癌的护理模式与治疗效果分析

时间:2024-11-13     作者:医学编辑陈筱曦   阅读

  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nccRCC)作为一组罕见的、具有多样化和异质性的肿瘤类型,其治疗通常依赖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和/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然而,来自亚洲国家的前瞻性大规模数据仍然相对匮乏。本研究旨在探讨转移性nccRCC的护理模式及治疗效果。

360截图20240124100935844.jpg

  本研究纳入了65名转移性nccRCC患者,其中位诊断年龄为59岁(年龄范围20-84岁),男性患者占比高达81%。在组织学亚型方面,乳头状细胞占43%,混合组织学(含透明细胞)占31%,肉瘤样细胞占3%,其余23%包括嫌色细胞、粘液管细胞、梭形细胞、嗜酸细胞、髓质、低分化和横纹肌样细胞等多种亚型。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62%),其次是非区域淋巴结(32%)、骨(26%)和肝脏(14%)。

  在护理模式方面,15%的患者出现血尿症状,62%的患者在接受全身治疗之前进行了肾切除术。在药物治疗方面,帕唑帕尼是最常用的治疗药物,占比46%(n=30),其次是化疗(20%,n=13),包括贝伐单抗联合厄洛替尼、舒尼替尼(15%,n=10)和卡博替尼(14%,n=9)。仅有3名患者(5%)接受了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卡博替尼的联合治疗。

  根据RECIST v1.1标准评估治疗反应,结果显示完全缓解率为1.5%,部分缓解率为20%,疾病稳定率为51%,疾病进展率为23%。值得注意的是,有17名患者因不良反应而需要减少剂量或中断治疗。在后续治疗中,33%(n=22)的患者接受了二线治疗,包括纳武利尤单抗、阿昔替尼和依维莫司等药物。

  经过中位随访44个月后,整个队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3个月(95% CI 7.2-18.9),中位总生存期(OS)为17个月(95% CI 12.1-22.1)。尽管由于成本和获取障碍,接受ICI治疗的患者数量有限,但本研究中转移性nccRCC患者的总体缓解率和生存率与已发表的数据相比仍然相对较好。

  本研究揭示了转移性nccRCC的护理模式和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未来,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和数据的积累,我们有望为这些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结尾图片.jpg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