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VRd四联疗法为不适合移植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带来怎样的疗效时间:2025-02-13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血液癌症,特征为骨髓中浆细胞过度增殖,引发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等症状。随着年龄增长,MM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主要影响中老年人群。近年来,MM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传统治疗手段如化疗、放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存在局限,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仍有待提高。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为MM治疗带来了新的策略。一线治疗是MM治疗的关键,旨在控制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对于不适合移植的患者,三联疗法已成为标准治疗,但疗效和安全性仍有提升空间。四联疗法(D-VRd)结合了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优势,可能提供更深、更持久的缓解。 CEPHEUS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旨在比较D-VRd(达雷妥尤单抗+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和VRd(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在不适合移植或移植延期的新诊断MM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共纳入395名患者,随机分配到D-VRd组(n=197)或VRd组(n=198)。所有患者均接受8个周期的VRd基础治疗,之后D-VRd组继续接受D-Rd治疗,VRd组继续接受Rd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主要终点是检测的总体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率(10^-5)。 研究结果 中位随访58.7个月时,D-VRd组在多个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 MRD阴性率:D-VRd组为60.9%,显著高于VRd组的39.4%。 ≥CR率:D-VRd组为81.2%,显著高于VRd组的61.6%。 持续MRD阴性率:D-VRd组为48.7%,显著高于VRd组的26.3%。 PFS:D-VRd组的中位PFS未达到,而VRd组为52.6个月。 安全性分析 D-VRd组和VRd组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D-VRd组的2级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低于VRd组,但3-4级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相似。两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也相似,表明D-VRd四联疗法的安全性可控。 CEPHEUS研究结果表明,D-VRd四联疗法在MRD阴性率、PFS和≥CR率方面均优于VRd三联疗法,且安全性可控。这些数据强烈支持D-VRd作为不适合移植或移植延期的新诊断MM患者的新的标准治疗方案。D-VRd四联疗法的应用有望为MM患者带来更深、更持久的缓解,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