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法兰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地位:老药新用的关键角色时间:2025-07-16 马法兰(Melphalan)作为一种经典的烷化剂类化疗药物,自1964年FDA批准上市以来,始终是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领域的基石药物。尽管近年来新型靶向药物(如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和免疫疗法不断涌现,但马法兰凭借其独特的药理机制和广泛的适应症,仍在MM治疗中占据关键地位。 经典地位:MP方案的历史贡献 马法兰与泼尼松组成的MP方案曾是MM的标准一线治疗,其疗效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一项纳入61名MM患者的开放标签2b期研究显示,MP方案联合EVOMELA(马法兰改良剂型)的客观缓解率(ORR)达99%,完全缓解率(CR)为31%,其中5名自体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患者均对治疗产生反应。此外,MP方案在老年或不耐受高强度化疗的患者中仍具有显著优势,其5年生存率较单纯支持治疗提高约20%。 新角色:联合治疗与预处理的核心药物 联合治疗方案: 马法兰与硼替佐米、来那度胺联合(如VMP方案)可显著提升疗效。一项Ⅲ期临床试验显示,VMP方案较MP方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延长14个月(36个月 vs. 22个月),ORR提升至75%。 对于高危MM患者,马法兰联合卡非佐米和地塞米松的方案可将中位PFS延长至30个月。 自体干细胞移植预处理: 高剂量马法兰(200mg/m²)是MM患者自体干细胞移植前的标准预处理方案。一项研究显示,该方案可使患者移植后3年PFS率达65%,OS率达85%。 改良剂型EVOMELA(冻干粉针剂)通过优化溶解性和稳定性,进一步降低了预处理相关毒性,患者耐受性显著提升。 安全性与剂量优化 马法兰的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发生率约80%)、血小板减少(约60%)和贫血(约40%)。为减少毒性,临床采用剂量调整策略: 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剂量需减少50%; 老年患者(>70岁)初始剂量降低20%-30%; 联合治疗时,马法兰剂量通常控制在100-140mg/m²。 临床应用建议 一线治疗:对于适合移植的年轻患者,马法兰联合新型药物(如硼替佐米)作为诱导治疗; 复发/难治性MM:马法兰可与泊马度胺、达雷妥尤单抗等联合,ORR可达50%-70%; 姑息治疗:对于无法耐受高强度治疗的患者,MP方案仍是可选方案之一。 马法兰凭借其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在MM治疗中仍不可替代。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