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病例观察时间:2025-07-02 患者为59岁男性,慢性丙型肝炎病史,2年前因单发肝细胞癌(HCC)接受肝节段切除术和胆囊切除术。2021年常规随访发现肝脏弥漫性肿块,CT显示门静脉肿瘤血栓(PVTT)从脐部延伸至门静脉主支和对侧门静脉第三支(Vp4),诊断为不可切除的HCC并伴有Vp4级PVTT。 治疗经过 初始评估与方案选择: 患者肝功能Child-Pugh A级(5分),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3.45至-2.93,无腹水或远处转移。 根据临床指南,患者接受仑伐替尼(12 mg/日)单药治疗,目标为控制肿瘤进展并争取转化手术机会。 治疗反应与影像学变化: 仑伐替尼治疗2周后,CT显示PVTT消退11%,部分增强消失,退至对侧门脉二级分支。 治疗3个月时,PVTT完全消退至对侧门脉一级分支,符合mRECIST标准评估的部分缓解(PR)。 治疗期间肝功能稳定,未出现3级以上不良反应。 手术干预与术后病理: 停用仑伐替尼7天后,行左叶切除合并PVTT切除术。术中未发现肝内卫星病变、腹水或播散性结节。 术后病理显示原发病灶纤维化,PVTT结节大小为60mm×30mm×25mm,组织学以坏死肿瘤细胞为主,未见残留活性肿瘤细胞。 随访与预后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8个月未见复发迹象,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此病例为全球首例HCC合并Vp4级PVTT经仑伐替尼治疗后成功行根治性转化肝切除术的案例,提示仑伐替尼在晚期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转化治疗中的潜力。 转化治疗机制: 仑伐替尼通过抑制VEGFR、FGFR等靶点,阻断肿瘤血管生成并重塑免疫微环境,增加CD8+ T细胞浸润,为手术创造条件。 临床价值: 日本全国性监测研究显示,手术组中位OS为2.87年,显著优于非手术组的1.10年(P<0.001)。本病例中,患者术后中位OS有望进一步延长。 仑伐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