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难治性Ph+ALL患者使用普纳替尼后获得长期缓解的病例分析时间:2025-07-02 病例背景 患者为42岁女性,确诊为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既往接受过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但因T315I突变导致复发。复发后,患者对达沙替尼及尼洛替尼均表现出耐药性,骨髓穿刺显示原始细胞比例达35%,且微小残留病灶(MRD)持续阳性(BCR-ABL1 IS>10%)。 治疗经过 患者于2022年10月开始接受普纳替尼治疗,初始剂量为45mg/日,联合贝林妥欧单抗(第1周期30mg/日,获得完全分子学缓解后减至15mg/日)。治疗期间,患者每2周进行一次骨髓穿刺及外周血MRD检测,每4周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血脂水平。 疗效评估 诱导治疗阶段:治疗第28天,骨髓穿刺显示原始细胞比例降至5%,MRD转阴(BCR-ABL1 IS<0.01%)。 巩固治疗阶段:完成4周期贝林妥欧单抗联合普纳替尼治疗后,患者达到完全分子学缓解(CMR),且持续12个月未复发。 长期随访:截至2024年10月,患者已持续缓解24个月,MRD持续阴性,总生存期(OS)达36个月,无事件生存期(EFS)为32个月。 不良反应管理 高血压:治疗第2周出现血压升高(160/100 mmHg),加用氨氯地平5mg/日,血压控制至130/80 mmHg。 血小板减少:治疗第4周血小板计数降至45×10⁹/L,暂停普纳替尼3天,并输注血小板后恢复至75×10⁹/L,后续剂量调整为30mg/日。 肝功能异常:治疗第8周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120 U/L),加用双环醇片25mg/次,每日3次,2周后ALT降至正常范围。 本例患者通过普纳替尼联合贝林妥欧单抗方案,成功克服T315I突变导致的耐药性,实现长期缓解。PACE试验显示,普纳替尼在T315I突变患者中的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率(MCyR)达70%,而本例患者的疗效与该数据一致。此外,联合贝林妥欧单抗可进一步清除微小残留病灶,降低复发风险。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压、血小板计数及肝功能,及时调整剂量或联合用药以控制不良反应。 普纳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