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问答 >> 1例PDGFRA D842V突变GIST患者接受Pimitespib匹米替比治疗后的代谢变化
详细内容

1例PDGFRA D842V突变GIST患者接受Pimitespib匹米替比治疗后的代谢变化

时间:2025-07-21     作者:医学编辑陈筱曦   阅读

  患者男性,67岁,因胃部胃肠道间质瘤(GIST)伴肝门处巨大腹膜转移灶就诊。基因检测显示PDGFRA外显子18 Asp842Val突变,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患者曾接受质子束治疗,病情控制8个月后进展,随后使用瑞戈非尼治疗失败。

headkonmed (25).jpg

  治疗经过

  患者接受Pimitespib(160 mg,每日5天,停药2天,每21天为一周期)治疗,共完成4个周期。治疗前,18F-氟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显示转移灶高代谢(SUVmax 8.2)。治疗4周期后复查PET,转移灶FDG摄取显著降低(SUVmax 3.1),提示代谢反应。

  代谢变化分析

  FDG摄取降低

  治疗前转移灶FDG高摄取反映肿瘤细胞葡萄糖代谢旺盛,与PDGFRA D842V突变驱动的肿瘤增殖活性一致。

  Pimitespib通过抑制HSP90,降解PDGFRA下游信号蛋白(如AKT、ERK),阻断肿瘤细胞增殖信号通路,导致FDG摄取降低。

  治疗反应与生存期

  尽管患者因十二指肠出血于13周时终止治疗,但PET显示的代谢反应提示Pimitespib对PDGFRA D842V突变GIST的潜在疗效。

  类似病例报道显示,Pimitespib单药治疗PDGFRA突变GIST的中位PFS为2.8个月,总生存期(OS)为13.8个月,显著优于安慰剂组。

  安全性与耐受性

  治疗期间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3级以上腹泻、贫血),仅因出血终止治疗,表明Pimitespib在PDGFRA突变GIST患者中安全性可控。

  本例PDGFRA D842V突变GIST患者接受Pimitespib治疗后,转移灶FDG摄取显著降低,提示药物对肿瘤代谢的抑制作用。尽管治疗因出血终止,但代谢反应为Pimitespib在罕见突变GIST中的应用提供了初步证据。

匹米替比.jpg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结尾图片1.jpg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