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问答 >>治疗手记 >> 1例FGFR2融合胆管癌患者使用佩米替尼Pemigatinib后肿瘤显著缩小的病例
详细内容

1例FGFR2融合胆管癌患者使用佩米替尼Pemigatinib后肿瘤显著缩小的病例

时间:2025-07-22     作者:医学编辑陈筱曦   阅读

  患者男性,56岁,因“右上腹隐痛伴黄疸3个月”于2023年8月就诊。既往无肝炎、酗酒史,家族中无肿瘤病史。实验室检查示总胆红素(TBIL)189 μmol/L(正常值3.4-20.5 μmol/L),CA19-9 567 U/mL(正常值<37 U/mL)。腹部增强MRI提示肝内胆管多发占位,最大直径约6.2 cm,考虑肝内胆管癌(IVA期)。

360截图20221110195024099.jpg

  基因检测与诊断

  患者行肝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中分化腺癌。通过二代测序(NGS)检测发现FGFR2-BICC1融合变异(融合断点位于FGFR2外显子18与BICC1外显子6),微卫星稳定(MSS),PD-L1表达阴性(TPS<1%)。

  治疗经过

  一线治疗

  2023年9月起接受吉西他滨(1000 mg/m²,d1、d8)+顺铂(25 mg/m²,d1-d3)方案化疗3周期。复查CT示肿瘤最大径缩小至5.1 cm,但第4周期化疗后出现Ⅳ度骨髓抑制,遂终止化疗。

  二线治疗(佩米替尼Pemigatinib

  2024年1月开始口服佩米替尼Pemigatinib(13.5 mg/日,21天/周期),用药后第2周出现1级高磷血症(血磷2.8 mmol/L,正常值0.81-1.45 mmol/L),未予干预。

  用药后第8周复查MRI,肿瘤最大径缩小至3.2 cm,较基线缩小48.4%,达到部分缓解(PR)。

  CA19-9降至89 U/mL,TBIL降至35 μmol/L。

  用药后第16周,肿瘤进一步缩小至2.1 cm,PR持续维持。

  疗效评估

  不良反应管理

  用药后第12周出现2级口腔干燥,予人工唾液及维生素B2口服后缓解;第20周出现2级低磷血症(血磷0.6 mmol/L),予中性磷溶液口服后恢复。

  本例FGFR2融合胆管癌患者对佩米替尼Pemigatinib单药治疗敏感,PR持续6个月以上,与FIGHT-202试验中FGFR2融合患者ORR 37.5%、中位PFS 6.9个月的数据一致。高磷血症为FGFR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血磷水平。

Pemigatinib佩米替尼老挝.jpg

  佩米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结尾图片1.jpg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