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问答 >>治疗手记 >> 1例骨髓纤维化伴严重贫血患者使用莫洛替尼后血红蛋白显著提升的病例
详细内容

1例骨髓纤维化伴严重贫血患者使用莫洛替尼后血红蛋白显著提升的病例

时间:2025-07-22     作者:医学编辑陈筱曦   阅读

  患者,女性,59岁,因“腹胀、乏力伴体重下降6个月”入院。查体示脾脏肋下12 cm,血常规示Hb 68 g/L,PLT 85×10⁹/L。骨髓活检示骨髓纤维化(MF-3级),JAK2 V617F阳性,IPSS-R评分高危。既往使用鲁索替尼治疗6个月,因贫血加重(Hb降至55 g/L)停药。

360截图20240301162445966.jpg

  治疗经过

  初始治疗

  启动莫洛替尼(200 mg/日)治疗,联合叶酸(5 mg/日)和维生素B12(1000 μg/周)改善贫血。

  治疗第4周复查Hb升至78 g/L,PLT稳定于90×10⁹/L,脾脏缩小至肋下8 cm。

  剂量优化与长期随访

  第8周出现轻度腹泻(2级),调整莫洛替尼剂量为150 mg/日,腹泻缓解。

  第12周Hb升至92 g/L,脱离输血依赖(治疗前每月需输注红细胞2单位)。

  第24周复查Hb 105 g/L,PLT 110×10⁹/L,脾脏体积较基线缩小35%(MRI测量)。

  铁代谢指标变化

  治疗前铁调素水平为256 ng/mL(正常值<60 ng/mL),治疗后第12周降至89 ng/mL,血清铁从12 μmol/L升至35 μmol/L。

  转铁蛋白饱和度从15%升至28%,提示铁利用改善。

  该患者使用莫洛替尼后Hb显著提升(治疗前68 g/L→第24周105 g/L),与MOMENTUM试验结果一致(Hb提升≥1.5 g/dL)。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ACVR1抑制:降低铁调素水平,促进肠道铁吸收和红细胞生成。

  JAK2通路阻断: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改善骨髓微环境。

  安全性优势:与鲁索替尼相比,莫洛替尼的3-4级贫血发生率更低(15% vs. 25%),更适合贫血型MF患者。

  建议

  治疗前检测铁调素和血清铁水平,指导铁剂补充。

  每4周监测血常规,Hb≥10 g/dL时维持剂量,Hb<8 g/L时暂停用药。

  长期治疗需警惕周围神经病变(本例未出现),建议每年行神经电生理检查。

莫洛替尼老挝.jpg

  莫洛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结尾图片1.jpg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